时间:2022/8/9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商务BD求职招聘交流QQ群 http://www.gpitp.gd.cn/new/20211001/95866.html

吴忠市红寺堡区团结村扶贫车间。资料图片

吴忠市同心县移民新村。资料图片

吴忠市同心县通过开展菌类种养助力脱贫。资料图片

吴忠市盐池县的黄花菜田。资料图片

作者:宋美杰,系福建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

年以来,福建泉州市与宁夏吴忠市开展对口协作,以强烈的大局意识、担当精神支持吴忠的扶贫开发工作。截至年1月,泉州市累计支持项目资金2.6亿元,先后实施经贸合作、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91个。由泉州各县区接力对口帮扶的吴忠市盐池县、同心县、红寺堡区全部摘帽,帮助18万多名贫困人口摆脱贫困。

1优势互补,促进高质量扶贫协作“多点开花”

24年来,泉州市始终坚持“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协作、共同发展”的原则,充分依托自身民资发达、侨资充裕、机制灵活等方面的优势,推动高质量的对口扶贫协作工作多点开花。

促进泉州改革开放发展创新的理念在吴忠的传播与实践。泉州是全国18个改革开放典型地区之一,当地的民营企业发展得早也发展得快,通过在市场经济的大海中闯荡,练就了敏锐的市场嗅觉和快速的应变能力,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晋江经验”,成为晋江人拼搏进取、创新开拓的精神源泉和不竭动力,也激励了大量泉州民营企业的成长。为了促进敢拼会赢的奋斗精神在吴忠深入传播并切实促进吴忠的经济发展实践,泉州先后选派11批干部接力援宁。如今,泉州敢拼会赢的奋斗精神和宁夏“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精神已融合为两个地区共同奋斗的精神财富,为两地实现高质量扶贫协作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

加快新技术新工艺嫁接,促进产业梯度转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东西部产业合作、优势互补作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课题,大胆探索新路。泉州市积极发挥自身在产业方面的比较优势,科学、有序布局产业梯度和实现产业转移,帮助吴忠市因地制宜精选特色产业,不断提升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比如,通过引入龙头企业,加快技术工艺嫁接,泉州在吴忠当地快速培育了全新的产业链。年,泉州籍闽商卢晓峰将巨菌草技术工艺首次带入吴忠市盐池县,实现了菌草产业的东西部梯度转移。泉州市洛江区支持盐池县建设农特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质量追溯体系、营销体系,强化“养殖—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培育,确保农特产品从种养殖到餐桌的可追溯,有力带动了盐池滩羊肉、黄花菜、小杂粮等特色农业实现转型升级。

发挥泉州的市场优势,推动更多吴忠市的地方产品走出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利用互联网拓宽销售渠道,多渠道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泉州市充分发挥市场在扶贫协作中的资源配置作用,以互联网思维助推消费扶贫,将现代物流体系运用于扶贫协作之中,有效促进了当地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泉州市永春县发挥自身在互联网销售领域的优势,帮助吴忠市同心县打造大美同心“N”的三级电商体系,在同心县构建起“电商平台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模式。泉州市德化县与吴忠市红寺堡区探索开展消费扶贫直播,县领导进入直播间带货,通过融媒体传播树立了红寺堡区地方产品的品牌形象,让当地农产品成为网红产品。

2主动作为,扶贫协作“帮到点上、扶到根上”

经济较发达县市在搞活经济、发展产业上有经验,在动员整合资源上有效率,县帮县更能帮上忙、扶到位、出实效。泉州、吴忠两市以切实有效为抓手,在县与县结对帮扶的基础上推进统筹协调,建立政府、社会、企业三方联动的大扶贫格局。泉州市洛江区、永春县、德化县对口帮扶吴忠市盐池县、同心县和红寺堡区,探索出“县县结对沉下去”“省市统筹合起来”与“民企协同动起来”三位一体的扶贫思路。

以创造就业为目标,增强经济造血功能。稳定就业是扶贫工作的关键目标,是经济造血的重要基础。德化县先后帮扶红寺堡区建成9个扶贫车间。生态移民村——弘德村正是在扶贫车间、特色农业等项目的直接带动下,贫困发生率迅速从69.8%下降到了0.78%,建档立卡贫困户从户减少到了20户,年成功实现了整村摘帽。在家门口就业,收入比不上进城务工,但省去了住宿、伙食、交通等费用,还能照顾家庭,一举多得。扶贫车间模式为许多贫困户创造了在当地就业的机会,确保了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致富、不返贫。泉州在实践中探索了一条“创造就业与造血机制双强互动”的扶贫路子,有效地做到了扶贫协作“帮到点上、扶到根上”,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以结对帮扶为基础,建设政社企联动大格局。泉州与吴忠深化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间的结对帮扶工作,形成了“地方政府牵线搭桥,社会、企业协同作战”的生动局面。年以来,三个县区共新增25对乡镇街道(管委会)、53对行政村、12对学校、6对医院的结对帮扶,泉州向吴忠选派专业技术人才人次。在此基础上,泉州进一步发挥民营经济发达的优势,采取“一企帮一村”“一企帮多村”或“多企帮一村”等方式,主动对接帮扶吴忠的贫困村。洛江区与盐池县签订“民企对接帮扶贫困村”协议书,组织洛江区5家企业结对帮扶盐池县贫困村。大扶贫格局以结对帮扶为纽带,广泛联结政府、社会、企业,将对口扶贫协作变成一个“上下相通,左右相联”的立体化体系,从而有效打通精准扶贫的“最后一公里”。

以人才帮扶为保障,培育当地持续发展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人,在人的观念、能力、干劲。贫困地区最缺的是人才。人才队伍的建设与培养也是贫困地区完善“造血”功能的重中之重。泉州市聚焦吴忠市所需,精准选派支援人才,不断深化互派干部挂职机制,不断加大专业技术人员选派力度,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格局。特别是泉州市坚持以培养吴忠市本地人才为重点,推动石狮、泉州、晋江等地院校与吴忠当地学校合作,累计培训各类人才2.3万多人次,涉及农业种植、食品加工、工艺制品和电子商务等领域,为吴忠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撑。

3乘势而上,书写闽宁协作新篇章

泉州市与吴忠市的扶贫协作是闽宁协作的一个窗口,也是山海协作和东西部扶贫协作的一个生动样板。站在“十四五”发展的新起点上,泉州市与吴忠市应乘势而上,共同瞄准国内大循环和国际国内双循环,完善常态化对接协作机制,共同书写新时代闽宁协作新篇章。

协作机制互通共融。东西部扶贫协作要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激活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泉州市与吴忠市需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高起点高标准谋划“十四五”闽宁扶贫协作新格局。

市场共拓互利共赢。闽宁对口扶贫协作应借助市场机制充分整合资源,优化产业协作,加快产业梯度转移。在泉州市与吴忠市的扶贫协作过程中,重点做大做强枸杞、葡萄、养殖等吴忠的特色优势产业。在此过程中,不断强化人才交流、技术合作、成果转化,推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促进产业链深度融合发展。

思想文化互动共鸣。泉州市与吴忠市在扶贫协作过程中,需深入挖掘东西部扶贫协作的时代意义,宣传扶贫干部的典型事迹和贫困地区人民群众艰苦奋斗的感人故事,进一步树立东西部对口协作的闽宁品牌。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st/pgst/1190.html
------分隔线----------------------------